流传已久射阳河的传说
射阳河,古名潮河,又名射陂,也称射阳港,是由射阳湖湖水冲蚀而成的天然河道,河也由此得名。源于射阳湖荡,经永兴、阜城、鲍家墩、通兴镇入海,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4036平方公里。河道曲折,支流众多,市域内长度133公里。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天然干河。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曲“射阳河畔好风光”,以其优美的旋律,精辟的词语,折射出了射阳河的富庶祥和、绵延悠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
这条美丽的射阳河的背后还有着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古很古的时候,海龙王见黄海沿岸的老百姓,每逢四时八节,只祭苍天,不祭海龙,便公报私仇,久不在黄海沿岸降雨,造成了百年不遇的大灾,致使农田颗粒无收,老百姓饥饿难忍。绝望中,老百姓沿用祖先留下来的老法子“求雨”。六月大伏,烈日当头,人们头顶香炉,手棒锡箔,跪求苍天降雨。一日两日,三日四日,一天又一天,香炉里的烟灰缭绕,直冲天门。玉皇大帝得知后,便派身边的两个待卫,化着一对石羊来到人间,开河引水。谁知这对石羊刚落到黄海边,便遭到海龙王的非难。石羊苦口婆心地劝说海龙王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坑害生灵。可海龙王不但不肯降雨,还阻止石羊开河引水。为了拯救穷苦灾民,这对石羊和海龙王及虾兵蟹将展开一场恶战。因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加之母羊重孕在身,情况十分危急。雄羊决定让母羊先走,自已留下来掩护。但母羊不忍离去,决心和雄羊并肩作战,拼一死活。他们打呀,打呀,直打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最后,这对石羊陷入重围,危在旦夕。关键时刻,雄羊急切地对母羊说:“我们性命无关紧要,开河引水救老百姓要紧,你快走吧!”母羊只得含着热泪,在公羊的掩护下,杀出重围,一路向西而去。说也奇怪,在母羊走过的身后,神奇般地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因母羊牵挂着与海龙王独自奋战的雄羊,所以,每走几步,便回头遥望,母羊回头处,便出现了一个个河湾。(故现在千秋至阜宁县城之东的这段射阳河,弯弯曲曲,有九里十八弯之说)。
当母羊走到宝应县境内时,已精疲力尽,寸步难行。经过一阵恶战,加之牵念丈夫的生死存亡,母羊终于倒地不起,奄奄一息。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抬起头,见前面的白马湖、高邮湖和洪泽湖,三湖相连,水网成片,已毫无干旱迹象,便面带微笑,闭上了美丽的双眼。
人们为了纪念这对石羊,便把母羊死亡的地方,定名为“石羊”(即现在宝应县的西射阳),把母羊走过形成的河取名“石羊河”。后来,日长月久,加之又没有文字记载,人们便以讹传讹,将“石羊河”说成了今天的“射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