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清,绿意浓浓,鲜花簇拥,这是一座让人打开心扉的美丽城市;
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国际国内舞台不断展现新姿,这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
功能配套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是一座宜业宜居的城市;
……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秉持低碳生态环保理念,实施城市提升“十大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宜业宜居环境,致力打造创新、绿色、智慧、人文的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创业开放生态幸福厚德的美丽盐城。
着力优化功能配套,城市内涵品质不断提升
近两年,我市启动实施城市提升“十大工程”,持续推进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转型发展,强化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内涵品质,让城市更绿色,更现代,更有国际范。
今年,重点实施新水源地及饮水安全工程、沿海港口集群、现代化街区、内环高架快速路网、高速铁路及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高新区中心区等建设,以及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暨保障房工程等重大项目53项,总投资1532.3亿元,年内完成投资374.5亿元。
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切身利益,我市将其作为头号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推进实施。5月17日,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在建湖县沿河镇马沿村开工建设。工程在京杭运河宝应段新辟水源地,将运河长江水引入盐城,从根本上解决市区及周边地区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目前,正加快盐龙湖水厂一期工程建设步伐,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和设备安装调试。
内环高架按照时序进度加快建设,今年底竣工。加快推进东进路东延、天辰路大桥、黄海东路整治改造、串场河沿线景观提升等项目,开工建设腾飞路,拓宽世纪大道串场河大桥……今年,市区城建重点项目纷纷上马,构建城市路网微循环,莫不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首善之举。
“现在,城市更绿了,走在林阴道上,感觉很舒服。”喜欢散步的王海斌,如今每天都要到家门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人行道上走一走。我市着力创造优良人居环境,让市民领略到“绿意盎然”带来的幸福。
“绿化提质不是短期的形象工程,而是要保持长期绿化、美化效果。”今年,组织实施市区园林绿化5大类118项工程项目建设,新增城市绿地面积730公顷以上,重点突出道路增绿和道边植草,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进一步增加绿量、造浓绿味,增强景观效果。全面开展“植草行动”,在城乡道路两旁和闲置地块广泛种植地被植物,努力消灭裸土、控制扬尘。
市区19条沟河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基本达到“水清、岸绿、路通”目标。有序推进市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新增停车泊位7000个,逐步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组织实施易淹片区改造和道路桥梁大修,完成后街巷道改造50多条。市区城市地下管廊综合规划、海绵城市专项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已启动。
城市重点工程的实施,完善了配套设施,提升了城市承载功能,改善了居住环境。
今年前7个月,启动实施市区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2116户,改造总面积约32.7万平方米,为实现居者有其屋打下良好基础,城市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建设智慧城市,计划在三年内,引进大数据龙头企业15家、中小企业300家,实现大数据产业投入200亿元,全力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等3个国家级牌子,努力打造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华东地区重要的行业数据开发服务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等3个中心。五年内,培育引进大数据相关企业500家,大数据产业实现产值达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富有盐城特色的大数据产业园。
构建立体交通体系,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机场建设既是基础设施建设,又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跑道,对城市功能完善的巨大作用是无形的。”8月22日,机场将新开通贵阳-盐城-烟台航线。这还有效填补三地市场空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
去年2月,贵阳成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与当前盐城积极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有着共同的产业基础。开通直达贵阳的航线,不仅可以强化贵阳和盐城两个城市之间的经贸合作,也将为盐城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提供更多的合作机遇。开通直达烟台的航线,不仅有利于扩大盐城、烟台两个中韩产业园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广大韩国客商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也为盐城吸引更多的韩资企业落户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目前,南洋机场通达韩国首尔、台北以及北上广深等国际(地区)国内航线21条,每周航班量126班次,其中在飞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航线达16条,通航大型枢纽和省会机场数量苏北第一。从南洋机场乘飞机当天可到达或中转至国内大中城市,24小时内经枢纽机场转机可通达世界各大洲主要城市,有效改善了盐城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今年前7个月,南洋旅客吞吐量达696681人次。南洋机场T2航站楼已经进入主体施工。
盐城港建设步伐加快,方便了对内对外运输。目前,盐城港开通航线已达 27 条,其中外贸线 8 条,内贸线19条,实现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进出港口的船舶不断增多,大丰港引航站上半年已安全引航船舶 648 艘次,其中外贸船舶 595 艘次。
市区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工程是我市加快城市发展、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的重大民生项目。一期工程为范公路北段,是“一环五射”内环高架快速路网的第一条射线,全长13.6公里,去年9月全面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为全程高架的“一环四射”,已完成九成以上工程量,年底前将建成通车。全部建成后,盐城市区快速交通和慢速交通将实现有效衔接,更好地满足各类交通需求,由老城区、城南新区内任意一点出发,15分钟内基本可以进入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环线。
盐城正加快构建“5+1”高速铁路网,通往北京、西安方向的盐徐高铁和通往南京方向的盐宁高铁全线开工,通往上海方向的盐通高铁即将开工,前往杭州方向的盐泰锡宜高铁纳入了省专项规划,到青岛方向的盐连快速铁路进入铺轨施工阶段,纵贯盐城的沿海铁路被列入国家“八纵八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未来,我市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
7月12 日至13日,第15次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议在盐举行,旨在加强三国泛黄海区域内贸易、投资、技术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中日韩三国政界、经济界和学界300多名代表齐聚盐城,围绕“绿色创新与开放融合”主题,共同探讨三国共同实现绿色经济与创新发展的新合作模式,进一步密切三国地方间经贸合作关系,全面推进泛黄海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这是我市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在高平台上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世界“牵手”的一个生动剪影。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江苏沿海中部枢纽城市的地缘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实施“北联央企、南接沪深、西向开拓、东向出海”战略,逐步形成“东西南北”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不断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全方位提升城市开放水平,打造开放经济发展新优势。目前,盐城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阶段。现在,我市已与20多个国外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沿线有30多个国家来盐投资,项目数超1700个。
对韩交流合作是盐城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明确盐城为中韩产业园合作城市,我市融接国家战略、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成果。盐城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产业发展和功能配套,加快推进产业园发展,努力打造中韩产业合作示范区和长三角地区对韩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目前,中韩盐城产业园区已落户现代起亚、摩比斯、京信电子等近千家韩资企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大数据、健康等一批新兴产业拔地而起、形成规模。两万多名韩国友人常年在我市工作生活,盐城成为韩国友人的“第二故乡”。到 2020 年,产业园入驻韩资企业 1500 家以上,汽车产业实现整车、零部件、服务业“三个千亿”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值比重达30%以上,跻身全国百强产业园区行列。
在“引进来”的同时,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资持续保持快增态势,新批项目17 个,增长41.7%,中方协议投资额4.2亿美元,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全球视野战略谋划,全面开放拓展空间,盐城在对外开放道路上正越走越自信,对外开放的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7家,比去年多5家,项目数苏北第一,占苏北的34.7%。
在国际和国内经济舞台上,越来越多出现盐城英姿。与世界“牵手”,以更开放的胸怀融入世界,正成为盐城对外开放新标签。
继去年6月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时隔一年,今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盐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 26个入围城市之一,苏北唯一。融入长三角,实现一体化发展,给盐城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