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在江苏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有限公司的户外示范基地,高耸的风机悠悠转动,大片的光伏电板排排矗立,几只并列的集装箱,构成一个海水淡化微网系统,一头管道输入海水,另一端流出的是纯净水。
丰海公司总经理杨宏勋说,他们做的是“风生水起”的事业。“风光互补做的公司多,淡化海水做的公司也多,我们都不是最强的,但我们的优势是把两个相对独立的项目融合起来,形成微网,自主供电产水。这方面,我们已经做到了行业最好水平。”2016年7月,该系统在海南三沙市某岛屿投入使用。
“我们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有许多目标客户,多个国家已经主动和我们接洽。”杨宏勋说,最近他们就正在和南亚某岛国洽谈5套海淡设备的订单。
我市已获批国家第二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城市,填补了江苏空白。抢抓“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开发等重大发展机遇,我市坚持把海洋经济作为全市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和增长新引擎,近年来,全市的海洋经济年增长始终保持在15%左右,大大高于GDP增幅。2016年我市海洋生产总值1015亿元,占全市GDP的22%。
为推动我市海洋经济的科学发展,根据国家战略规划的定位和要求,我市编制了“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岸线资源、交通、港口等配套专项规划,做到了规划全覆盖,用规划引领沿海开放开发。
以规划引领,我市充分用好沿海的区位、港口、资源等优势,科学布局海洋新兴产业和高端临港产业园区,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沿海现代产业体系。盐城港“一港四区”节点式开发,“三港联动”加快港口建设和发展,全市建成万吨级以上码头21座,盐城港吞吐量将突破亿吨,跻身全国15个亿吨大港行列。
不只丰海在做“风生水起”的事业,我市充分利用占江苏70%的风电、50%的光伏资源,加快推进沿海新能源发展,着力打造沿海新能源产业基地,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装机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第一。2016年全市风电装机299万千瓦、光伏装机99万千瓦。全市风力发电48.12亿度,同比增长70.3%,光伏发电10.97亿度,同比增长14.2%。我市积极探索风电资源的综合利用,“风光渔”“风电车”“风电水”等成为盐城沿海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走进江苏明月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迎面而来的是海藻的清新味。在这里,海藻被生产成化妆品、保健品、肥料、医药等品类众多的产品,产品远销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地。该公司副总杨孟领介绍,自今年4月27日公司第一条生产线投产以来,一直在满负荷生产,第二条生产线将在6月20日前后投产。一二期项目达产后,将新增销售收入16亿元,利税4亿元。
我市紧紧围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食品、海洋生物化工、海洋生物能源、海洋生物新材料等五大方向,全力推动海洋生物产业做大做强,海洋生物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全市海洋经济的新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