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盐阜要闻

多彩花田,美了乡村富了民——关注盐城赏花经济系列报道之二
阅读: 1310 次       日期: 2018年4月27日
出处: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今年春季,花事正浓。循着桃花、梨花、樱花的芬芳,人们的脚步流连在盐城的广袤乡村,日迎万名赏花游客、农副产品销量猛增等热闹景象频频上演。美了乡村,富了村民。花海微澜,绽放出最美风景,也拓展着富民产业链。 
  每到梨花盛放的时候,黄河故道旁的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夹堆村就变得热闹不已。4月6日,“梦幻梨花•大美滨海”滨海县第三届乡村旅游节开幕,蜂拥而来的游客把附近农家乐的门槛踏破。 
  时值中午,伴亩田生态农庄的餐厅里坐满了游客,总经理唐发扬招呼服务员赶紧上菜。“这一中午就接待了400多人,是平时的十倍还多。”看到潮水般的赏花客,唐发扬一大早就到村里招了十来个临时工,“要不然真忙不过来。”附近的其他十来家农家乐也是家家爆满,每天接待游客近百桌,农户的野生蕨菜、粉丝、凉皮、山芋干等土特产销量也较平时大幅增加。 
  “上世纪五十年代,村民大面积连片种植无名梨、三水梨。现在保存下来的近60年的老梨树有1700亩,也就是我们正着力打造的梨花雨生态休闲园。”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王雨春介绍,旅游节的举办,让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增收致富的市场和门路,他们有的做起了小生意,开起了农家乐,有的在果林下套种其他作物,走上了“春天赏花卖餐饮、秋天卖果赚大钱”的良性循环致富之路。 
  四月的荷兰花海,300多个品种、3000万株郁金香,铺陈出绝美的画卷。用“一朵花”建设最美风景,风景之外,又延展出富民的多元路径。 
  大丰区新丰镇党委书记李实业介绍说,为建设荷兰花海,该镇深挖历史渊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棉农转变为现代花农,流转700户农民的5000亩土地,最终成功打造出“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大批农村劳动力洗脚离田、田外增收。 
  “以前种田,一年收入也就一万多,现在在花海打工,一年能挣两三万,收入翻了一番。”荷兰花市的养护工朱翠芳今年62岁,是新丰镇裕北村村民,家里原有7亩地,6年前流转出4亩地,剩下的地种玉米。现在她在花海上班,拿一份工资,丈夫也在附近企业打工,两人一年收入六七万,这在以前她都不敢想。 
  花海成了当地创业富民的新支点。借助荷兰花海的品牌影响力,郁金香农园、艾伦特农场等一批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建成开放,花海周边,近年新增农家乐、家常菜馆30多家,8个村3000多户农民走上花卉苗木经营致富路,户均增收6000元。花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生态富民效应逐步显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景点相连,产业相容,富民的效应呈几何数放大。大丰区农委主任杨国峰介绍,在大丰,除了荷兰花海,梅花湾、恒北梨园风光、东方桃花洲等都以景区建设为支点,辐射衍生出“赏花经济”“采摘经济”。周边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补贴、景区内再就业、商铺摊点承租等人均年收益普遍翻一番。 
  看桃花,去龙冈。这个有着十里桃林的乡镇从3月中旬开始就热闹了起来,人流不断。“以前村民卖桃卖梨赚钱,现在3到4月会有大批游客来赏花。”盐都区龙冈镇旅游办副主任刘芹说,桃花游带动了民宿、农家乐等相关产业。“龙冈桃花节办了6年了,游客早前来只能赏花、拍照、偶尔吃吃农家饭,随着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附近的农家乐、民宿等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花开旺季,农民增收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赏花经济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升和旅游意愿增强而兴起,恰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由粗向精转变的契机。”市农业委员会主任施建霞说,各种花开不仅带火赏花经济,更实现了农旅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增休闲观光农业景点22个,累计接待游客达457.3万人次,同比增长26.3%。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观景,所带动的餐饮、土特产交易,以及村民就近就业等效益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绿色滨海”增添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2018年6月1日)
东台全面小康指数跻身全国县级市百强 (2018年6月1日)
弘扬家庭文明 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6月1日)
城南新区聚焦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 (2018年6月1日)
我市“三治三化”专项行动提速提质—— 外修“颜值” 内强“素质” (2018年6月1日)